设为首页
邓州:以精准监督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11-26 15:50 来源: 南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初冬时节,邓州市林扒镇移民产业园内,拾壹藤制品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正加班赶制3000万元的藤椅外贸订单。“镇纪委帮我们解决了厂房租赁矛盾,现在是甩开膀子搞生产……”公司负责人杨好良望着忙碌的生产线,言语间满是感激。

此前,杨好良返乡创业带动本村农户做藤编,却因厂房狭小发展受限;租赁移民产业园后,又与原企业和当地村委因场地租金问题陷入三方矛盾而频频受扰。林扒镇纪委在日常监督走访中了解此事后,迅速介入,通过与村委班子谈心、走访企业摸清症结,督促村两委规范租赁合约、厘清权属,经两个多月持续跟踪化解纠纷,既盘活了集体资产,也解了企业后顾之忧。目前,藤编产业已带动周边村镇1000余户村民就业。

“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邓州市纪委监委围绕全市重点实施的乡村振兴“1+N”产业规划,组建专项督导组,就涉企问题建立督办台账,推进开展实地核查,倒逼产业专班压实责任;对产业项目开展嵌入式监督,聚焦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审批验收、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通过数据比对、台账核查、实地走访等方式监测并纠正政策执行偏差,发现廉洁风险和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确保红利直达最基层。

针对产业分布点多面广、矛盾分散的特点,纪检监察干部将监督触角延伸到一线,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动态掌握企业实际困难,为产业集群壮大扫清障碍。

同时,深化“纪检+职能部门+属地”工作机制,与农业农村、财政、人社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协调力量解决行业性、系统性问题;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清查专项行动,推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盘活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吸纳。

如今,全市共打造穰东服装镇、腰店“雨伞小镇”、陶营“中国结”等“1+N”特色产业体系21个,总产值达350亿元,产业遍及464个行政村,其中年产值1000万以上的龙头主体210家,常年用工稳定在50人以上的828家,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18万人,从业人员年均收入近3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监督举措,以铁的纪律护航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邓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史娜 陈明林)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