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从无中来 归无中去的北宋名臣——范仲淹
发布时间: 2021-08-02 09:35 来源: 南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已病魔缠身,力不能支,遂上书朝廷请求知一小郡,颐养天年。朝廷批准他知颍州(今安徽阜阳),范仲淹遂扶病上道,但这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他从容退养了。皇祐四年初夏,范仲淹行至徐州,便因病情加重而再无力承受行程的颠簸,只得在徐州住下来诊治。仁宗皇帝对这位忠心耿耿、屡遭风波而至诚不改的名将名臣仍然是心存感念的,专门派人来徐州问候并赐送药物。就在这年夏天,范仲淹在徐州溘然长逝,终年六十四岁。

  

  范仲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最后一滴心血写就了他一生中最后的文章《遗表》。在这份遗表中,他对自己和家庭一无所请,而念念不忘的是瞩盼仁宗皇帝能上承天心,下徇人欲。明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幸,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这是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的最后彰现。

  

  两年前,范仲淹在给他病中的异母三兄范仲温的信中说: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宰?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范文正公集·家书》。这是范仲淹对人生的一种明哲参悟。范仲淹死后,不但一无所请,而且一无所留,既没有住宅,也没钱财。朋友们帮助筹资,遵嘱将他安葬在河南府河南县(今伊川县)万安山下范母谢氏墓旁。(张德有 杨德堂)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