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展示着沉甸甸的两块银元,这里面珍藏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时任桐柏武装总队队长的牛德胜和他父亲母亲长期投身革命事业,遭到国民党疯狂围捕。考虑到父母的安全经,省委研究,牛德胜将自己的父亲牛洪道、母来邢克荣从位于平原的唐河秘密转移到桐柏城西毛栗园,隐居在四面环山的山沟和树林里,搭建几间草屋,凿了一口水井,两位老人在这里垦荒种地,艰难度日,由于夜里野狼出没,他们冒着被野狼伤害的危险,通过敲镰刀、镢头,靠铁器响声吓唬狼群。在这样艰险的日子里他们省吃俭用,一口水一口饭,秘密救治和转移红军伤病员并安葬牺牲的红军战士。这里成为中共鄂豫边省委与四面八方的地方党组织进行秘密联系的中转站。牛父牛母被战土们称为“红军老爹”“红军老妈”。由于贫病劳累交加,牛洪道老人在这里逝世,当地乡亲们尊称这为牛家坡和红军山。
1945年10月三军胜利会师于桐柏,在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三个机构,李先念任中原军区的司令员。
为加强军民之间的联系,李先念深入当地群众访贫问苦,当得知红军出身的中原军区第十四旅十四团政委牛德胜的母亲数十年为革命无私奉献时,决定前去看望慰问。
一天清晨,在牛德胜的陪同下,李先念来到毛栗园红军山,牛母正躬腰煮饭,见大儿子牛德胜领着人来,她一边朝锅灶里添把柴,一边忙着招呼客人,牛德胜赶忙走到母亲面前说:“娘,这是我们首长李先念同志”。牛母一听是李先念心头一颤,一双颤抖的手慢慢抬了起来,颤颤巍巍朝李先念走去。李先念赶忙上前一步,抓住了老人家的双手。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饱经风霜而又伤痕累累。牛母激动地泪流满面。李先念看着面前这位白发苍苍的瘦弱老人,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娘一样,又看了看屋里,破旧的草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还算过得去的,是一件用树根做的凳子,李先念坐在凳子上,帮“红军老妈”烧锅蒸红薯。这时,李先念想起了母亲在大别山送给自己的两块银元,不禁百感交集。临别时候他从参谋手中接过两块银元送到牛母手中,叮嘱她买点好吃的补养身体。牛母感动的说不出话来,激动着颤抖着用袖角擦着泪水。
李先念送的这两块银元,牛德胜的母亲视为传家宝,嘱咐后人永远珍藏,在2005年建造桐柏革命记念馆时,捐献了出来。如今珍藏在纪念馆展览大厅,供参观瞻仰,这两块银元凝结的革命先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人民开拓创业、奋勇向前!(薛远增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