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凌霄花
发布时间: 2025-06-27 07:30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凌霄花是伴着夏日的炽热悄然醒来的。不经意间,小区连廊上的万绿丛中,倏然跳跃出数点明艳的红,宛如绿色画布上不小心溅落的颜料,瞬间点亮了人们的眼眸。

  初绽时,花朵疏朗却异常鲜艳,似一支支小火炬,在藤蔓间灼灼闪耀。又过几日,花蕾仿佛被施了魔法,一串串、一簇簇、一层层,排山倒海般次第盛放。橙红色的花瀑奔涌着倾泻而下,汇成一片绚丽的花海。微风吹过,花枝摇曳,明艳如霞。每每走过,我都要驻足凝望,总会被这怒放的生命深深震撼。

  凌霄产于中国,分布广泛,是紫葳科凌霄属的攀援藤本植物。其名其史,早已融入华夏文明的肌理。《诗经·小雅》中有记载:“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说的就是凌霄花,当时人们称其为“苕”或“陵苕”。凌霄花之名则始见于《唐本草》,用以诠释“紫葳”。而《本草纲目》中的表述更为形象:“俗谓赤艳曰紫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寥寥数语,精准勾勒出其艳丽如火、攀援高升的鲜明特质。

  凌霄花是浪漫的,也是诗意的,仅看名字就颇具气势,蕴含着一种壮志凌云、直上九霄的冲天豪气。它不仅有着艳丽的外表,还蕴含着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凌霄花开,是一场热烈的生命盛典。凌霄虬枝盘曲,叶翠花红,不择市井乡野,无畏烈日灼空。它总在酷暑中粲然盛放,以极致的绚烂与蓬勃的生机,热烈地装点着酷热难耐的夏日,诠释着生命的热情与奔放。生如夏花,生如凌霄。唐代欧阳炯叹其“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明代王世贞也赞其“枝牵蔓转叶纷纷,数朵嫣红学出群”,皆道尽它艳冠群芳的独特风华。

  凌霄花开,昭示着向上攀登的坚韧信念。凌霄花的花语是“志存高远”,彰显出“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元代杨弘道有诗云:“孤根幸不死,会有重芳菲。”它生于墙垣石缝,依靠篱笆树干,却始终向阳而生,向天而攀。柔韧的躯干里蕴藏不屈的意志,即使环境逼仄,也能奋力生长,撑起一片明媚和璀璨,彰显着不畏艰难的凌云之志。凌霄花那份敢与骄阳争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和斗争精神,令人心生敬畏。

  凌霄花开,亦是一场从容的绽放。细细品读凌霄,它攀援而上,却非趋炎附势;它志在云霄,却非孤高自许;唯因势而借力,化每一寸依托为登高的阶梯。它在风雨中坚守初心,默默生长,纵被误解,亦宽容淡定,不囿于世俗目光,只专注向上的轨迹。酷暑愈盛,它愈是绚烂不息。花期绵延整个长夏,新蕾层出,生生不息。这份宠辱不惊的君子风骨,恰似对坚定信念者最好的礼赞。

  生如凌霄,灼灼其华,芳泽人间,不负韶华。难怪清代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由衷感慨:“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此誉,实至名归。(罗新海)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